当前位置:首页 > 吴地历史文化 >吴文化研究 >吴风节俗中找回文化自信(一)

吴风节俗中找回文化自信(一)

“吴门风俗,多重至节,谓曰肥冬瘦年。”昨天是对苏州人来说“大如年”的冬至,前夜,家家户户阖家团圆,吃冬至宴、饮冬酿酒、尝冬至团。前不久,中国申报的“二十四节气—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”正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,这套时间认知体系在苏州也有着深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。不仅是冬至,苏州人在长期积淀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会风尚、礼节和习惯等,随着时代发展,这些“吴风节俗”愈发历久弥新。
 
      民间生态
      《清嘉录》仍“活”在当下“民俗热”席卷苏城
 
      19世纪初,生活在清朝嘉道年间的苏州世家子弟顾禄,在山塘街寓所完成了十二卷《清嘉录》,以编月的方式,详细记述了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的节令风俗,成为后世了解地方民俗最著名的著作之一。
      《清嘉录》的节令风俗并未止步于历史,而是继续“活”在当下苏州人的生活中。如流传至今的苏州童谣:“正月初一吃圆子,二月里放鸽子,三月清明去买青团子,四月蚕宝宝上山结茧子,五月端午吃粽子,六月里摇扇子,七月莆扇拍蚊子,八月中秋剥剥西瓜子,九月登高去打梧桐子,十月剥开枣红小桔子,十一月太阳头里踢毽子,十二月年底搓圆子。”
      尤其近年来,无论是各大传统佳节、二十四节气,还是地域特色习俗,皆受到人们的热捧。这两天,姑苏城中处处弥漫着冬至的味道。观前街的陆稿荐店外,买卤菜的市民排起了长队;元大昌内销售的冬酿酒也吸引了大量顾客争相购买;观前冬至美食节上,“冬至盘”卖出数千份。冬至一过,腊八在即,各类烹制腊八粥的原料已全面占领苏城各大商场超市的重要位置。今年10月底开业的苏州工业园区景城邻里中心引入了黄天源、采芝斋、稻香村等一批老字号店铺,老字号成了新商圈的招牌消费点。松鹤楼自2013年起陆续在苏城开出“松鹤楼小馆”,推行分量偏少、价格略低的精致菜品,迎合年轻消费者。
      “民俗热”不光“热”在民俗本身,苏州民俗文化的衍生品也越来越丰盛。苏州博物馆目前开发的文创产品包括出版物、家居装饰、文具、日用百货、首饰手表、服装鞋包、玩具等十大类合计3000余款,产品的文化属性涉及馆藏文物、古代艺术、现代艺术、苏州刺绣、博物馆建筑和忠王府古建筑等八个方面。

 

更新时间 : 2018-01-13 | 点阅数 : 1571